指數策略筆記

台指期多空點位

台指期多空點位
(一) 策略發想

台指期是許多人拿來長期持有並使用無限轉倉之術取代0050或006208,不僅可以降低管理費,也能透過適度的槓桿操作活化資金。如果能在長期持有的狀態下,除了每個月無限轉倉之外,擇時進場,持續作價差交易,是否能更加放大獲利。

(二) 跟著籌碼走
1. 大外資

大外資泛指前五大法人,因為外資通常擁有最大部位,所以五大法人其實就是五大外資。

基本上今年外資的未平倉口數皆呈現淨賣超,但台指仍在台積電的帶動下持續向上,也因為外資在期貨的布局上,考慮到還有避險單,現貨及選擇權等部位,加上外資通常週期都會看比較長,可能幾個季度或是年以上,因此無法在短期內看出與台指期是否有關連性。 image

2. 小外資

小外資 = 外資 - 五大外資(特定)

改用網路上俗稱的小外資,將前五大特定的外資部位移除(外資 - 五大外資(特定))後觀察走勢,可以發現相關性好像比較高一點。

image

小外資定義可以參考微股力 小外資計算

(三) 回測績效
1. 跟單小外資

盤後籌碼呈現小外資買進,隔天開盤就買,小外資賣出,隔天開盤就賣,做空亦然。

同時間點 :

  • 大盤累積獲利:6086
  • 策略一累積:12045
  • 進出次數:71
  • 第一次買進時間:2021-09-22
  • 最後一次賣出時間:2024-10-16

比較同期大盤,進進出出共71次,同期贏大盤5959點,幾乎贏一倍

image

2. 只看10日線

當天收盤跌破10日線就空,收盤站上回補,收盤如果站上10日線,隔天開盤買,跌破收盤賣掉。

同時間點 :

  • 大盤累積獲利:5404
  • 策略二累積:7610
  • 進出次數:125
  • 第一次買進時間:2021-09-17
  • 最後一次賣出時間:2024-10-09

比較同期大盤,進進出出共125次,同期贏大盤2206點,表現沒有用小外資當指標來的好。

image

3. 只看10日線(改良)

與第2點策略相同,但由於季線是算是台股生命線,是許多人重視的指標, 因此改為台指期在季線之上(60日)不做空,只做多。

同時間點 :

  • 大盤累積獲利:5405
  • 策略三累積:9337
  • 進出次數:91
  • 第一次買進時間:2021-09-28
  • 最後一次賣出時間:2024-10-08

比較同期大盤,進進出出共91次,同期贏大盤3932點,顯示季線之上部做空是比較好的選擇,但表現仍然沒有比用小外資當指標來的好。

image

4. 小外資改良版10日線

延伸策略3的多空點位,並且增加小外資判斷方向。

  1. 判斷買進:查看當日的小外資是否為正,尾盤站穩十日線,隔日開盤買,賣出時看尾盤跌破十日線且判斷前日小外資是否為負。

  2. 判斷賣出:查看當日的小外資是否為負,尾盤跌破十日線,隔日開盤空,回補則看尾盤站回十日線且判斷前日小外資是否為正。

  • 大盤累積獲利:4701
  • 策略四累積:13569
  • 進出次數:25
  • 第一次買進時間:2022-01-26
  • 最後一次賣出時間:2024-09-30

比較同期大盤,進出筆數大幅縮短到25次,且同期贏大盤9049點,顯示小外資和10日線兩個重要的濾網可以帶來最多的報酬

image

5. 更多參數

其實除了技術線型的10MA,小外資留倉等,整體大盤還有很多指標,包刮每日漲跌幅家數,PUT/CALL RATIO等等

下圖是買賣權未平倉量比率與台指期的圖,不過實際能否獲利就要另外回測了,有時候參數也不是越多越好,且往往越嚴苛的條件出現的頻率更更低,有可能一整年都沒有出手的機會,導致資金效率耗損。 image